陕西榆林:加大政策供给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电站阀门 发布时间:2025-04-04 12:48:28详情介绍
央广网榆林3月31日消息(记者刘昱)在陕西榆林这片充满生机与挑战的土地上,非公有制企业如同璀璨的繁星,点缀着经济发展的浩瀚夜空。近日,由榆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中省市媒体采访团走进榆林,探寻当地民营经济在政策助力下的发展密码。据介绍,2024年,榆林全市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777.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0.93亿元,非公增加值占的比重为36.8%,非公有制企业数量突破11.78万户,“五上”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0%,在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中位列第二。这一数据无疑显示出非公有制企业是榆林高水平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
在榆林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浪潮中,专精特新企业担任着“主力军”和“领头雁”的重要角色。这一些企业在榆林市委、市政府多项政策的支持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展现出坚定的信心和开拓的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榆林市暖芯羊服饰有限公司则借助电商直播东风,将羊毛防寒服销往全国。该董事长常宝平表示:“政府对电商的支持让我们接触到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公司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2024年预计达3000万元,线上销量持续扩大,线下门店覆盖长江以北地区,今年年产量计划超50万件。企业通过多元化产品设计和品牌化运营,正朝着“温暖全球”的目标迈进。
作为西北地区特种阀门领域的“高手”,陕西天晟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耕行业25年,其生产研发的球阀、蝶阀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水电等高危场景,年维修高温度高压力阀门不计其数,技术获壳牌、德士古等国际能源巨头认可。而陕西欣晟绿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7.6亿元打造的“二氧化碳-乙烷耦合羰基一体化”项目,则以创新催化技术将工业废气转化为正丙醇、醋酸正丙酯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年消耗二氧化碳2.3万吨,预计年销售额11亿元,为传统煤化工行业探索出一条“降碳不减产”的新路径。这两家企业,正是榆林民企向“高精尖”跃迁的缩影——2023年全市研发投入达41.0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民企占比90.51%。
陕西奥锐森融智装备制造公司用“黑科技”助力绿色矿山建设,该公司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托辊,重量比传统钢托辊轻60%,常规使用的寿命延长3倍,帮助煤矿企业降低能耗,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攻关,解决井下设备噪音污染难题,作业环境噪音下降20分贝,产品已应用于陕煤集团等大型矿山,销售额逐年升高。
近年来,榆林市加大政策供给,先后出台加快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中小企业纾困帮扶31条、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印发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每季度集中兑现财政奖补资金。特别是率先在全省出台“个转企”奖励资金政策,提高个体户转型升级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43.22亿元,市级财政兑现企业培育、科学技术创新等奖补资金3.35亿元。
民营企业正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行动,为榆林的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这一些企业定能继续发挥“主力军”和“领头雁”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为榆林经济的腾飞贡献更多力量。